【四】臺灣考古的收穫
臺灣考古自一八九六年迄今,已經有將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在這期間所做的考古工作,除了在臺灣本島各地和澎湖、蘭嶼、綠島、和小琉球等離島發現了一千處以上的考古遺址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對這些考古遺址和它們所出土遺物和遺跡的分析研究,考古學已經可以將四百年以前的臺灣住民歷史大致地重建了起來,其中包含了許多年代不一,分佈不同,內涵和風格各異的古代文化。下面按它們的時代段落,和文化等持徵,擇要略作介紹。
《一》最早的居民
臺灣什麼時候開始有人類居住?是臺灣歷史中的重要問題。早在日據時代即有學者推測:臺灣是屬於中國大陸的典型大陸島,在三百萬至一萬年前之間的更新世冰河期間,曾數度與中國大陸相連;所在冰期的時候,大陸上以狩獵和採集為生的古人類,很可能卜追隨南遷的動物群而來到臺灣。這項推測到了民國六十年終於獲得了證實。
那年,臺灣大學的未文薰教授,與臺灣省立博物館的一些研究人員前往臺南縣左鎮鄉探察當地菜寮溪所新發現的犀牛化石時,無意間在臺南化石收藏家郭德鈴先生所蒐集的菜寮溪化石中,發現了一片屬於人類右頂骨殘片的化石。民國六十三年,日本古生物學家鹿間時夫教授也在臺南另一位化石收藏家潘常武先生的收藏品中,找到一片採自同一地區的人類左頂骨化石。這兩片人類頭骨化石經鹿門教授帶回日本研究後,認定是屬於現代人種(Homo sapiens sapiens)的,而它們的年代,經過氟和錳計量的測定,推知約有二萬至三萬年。這說明了至遲在距今二、三萬年以前,臺灣島上已經有人類居住,學者們把這些頭骨所代表的人類,稱之為「左鎮人」。以後,在臺南左鎮附近先後又出現了少數人類頭骨化石殘片和牙齒,也都被認為是屬於「左鎮人」的。
「左鎮人」是怎樣生活的呢?雖然在發現上述人骨化石竹的地方還沒有發現相伴的文化遺存,但是臺灣的考古學家們多認為在八仙洞遺址所發現的「長濱文化」,可能就屬於「左鎮人」時候的文化。
自民國五十七年開始,由未文薰和林朝棨兩位教授所領導的臺灣大學考古隊,在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的海蝕洞穴做了五次發掘。從幾個洞穴的底層,發現了收以千計用海濱圓礫所打製的石器和製造石器的廢料;此外,還發了骨針、骨鑿、骨魚鉤、以及骨質兩頭尖器和長條形尖器等。著名的考古學家李濟博士將這些器物所代表的文化命名為「長濱文化」。這一文化的年代據放射性碳素十四年代測定和考古家的估計,最早可能早到五萬年,一直延續到五千年前才消失,是迄今在臺灣所發現最古老的人類文化遺存。以後在墾丁國家公園內的鵝鑾鼻Ⅱ和龍坑,以及臺東縣成功鎮的小馬等遺址也都發現了類似「長濱文化」的遺物。
透過對「長濱文化」遺址和出土遺物的分析,可以知道,這些臺灣最早的居民,人口不多,主要是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岩蔭或近海低地隱閉背風之處,形成遊團式的社會,以漁獵和採集為主,還不知道種植農作物。他們主要是利用以打剝法製作的礫石偏鋒砍伐器和礫石石片器作為工具,沒有製造陶器的技術。
由於「長濱文化」的石器,與華南地區若干舊石器時代遺址所出土的石器,有相當程度的相似性,考古學家推測「長濱文化」的人類很可能是來自華南地區。
《二》原始根栽農業文化的出現
大約從距今六千多前一直延續到五千年前後,臺灣出現了一個和「長濱文化」相當不一樣的文化,學者稱之為「大坌坑文化」,或「繩文陶文化」。這是張光直先生於民國五十三年到五十四年發掘臺北縣八里鄉大坌坑和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兩個遺址之後,才正式確定的一個臺灣史前文化。目前在臺灣的很多地方,包括北部海產、臺北盆地、西南部海岸、東部海岸和澎湖群島都已發現了此一文化的遺址。
「大坌坑文化」與「長濱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最顯著的不同之處是,當時的居民已會製造陶器。可能是由於製陶技術還較為原始,火候較低,所以他們所燒造的陶器大都很粗糙鬆軟,顏色自橘紅到深褐,主要器形有侈口、鼓腹並且且帶有矮圈足的陶罐和敞口的陶缽為主。陶罐的口部低矮粗厚,常在唇下有一圈凸起的脊條,而在口部的唇面和肩部也常飾以「之」字形、條形、或波浪形劃紋。陶罐和陶缽的體部主要飾以粗繩紋,亦見彩繪紋飾。
陶器之外,「大坌坑文化」居民所使用的器物還有石器、骨角器和貝器。石器除了打製的石斧、石刀和礫石砍代器之外,也出現了磨製的石斧、石錛和石鏃,以及要凹凸和網墜等。
考古學家根據出土的資料推測,「大坌坑文化」一個適應海洋、河口和河湖性自然環境的一種文化。當時的人類,居住在海邊的臺地、山坡地或沙丘上,形成小型的定居或半定居的村落,他們可能已經有了原始的農業,種植一些根莖類的植物作為食物,不過,狩獵、漁撈和採集仍然是當時主要的生產活動。
雖然「大坌坑文化」的年代,與前述「長濱文化」的下限年代有一段重疊,兩者在臺灣似乎有一段同時存在的時間,但是從文化的內容上來看,他們之間卻找不出可以連繫的地方。現在,考古學家們大都認為,「大坌坑文化」不是「長濱文化」所發展起來的,而是一個自外地移來的新文化。由於這個文化與分布在大陸東南沿海,特別是福建和廣東沿岸若干以繩紋綯為特徵的文化,無論在器物特徵,在適應形態,或在文化年代上,都非常類似,而具有很密切的親綠關係,所以很可能是從那裡渡海而來的。
《三》走向穀類農業
到了距今四千年多年前到二、三仟年前之間,臺灣各地逐漸出現許多地域類型的文化,其中按時代的早晚,可以大別為兩個段落。年代較早的段落約在四千多年前至三千五百年前之間,主要有圓山文化、芝山巖文化和細繩紋陶文化。年度較晚的段落,約在三千五百年至二千五百年前之間,主要有植物園文化、營埔文化、大湖文化、卑南文化和麒麟文化。
圓山文化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海岸和臺北盆地中,以臺北市圓山貝塚遺址為代表。這個文化的陶器質地含砂,顏色以紅褐色為主,也有灰、黑和淺黃等色,多為素面無紋,但器體外表常施紅彩。器形以鼓腹圈足罐形器為主,大口外侈,或小口有流,也有的具有兩三個帶流的小口。有的陶罐上帶有成對的把手,把身外緣常刻以成組的花紋。石器種類甚多,以磨製、打製和琢製為主。器形以有肩石斧、有段石錛、大型扁平石斧、冠頭石斧、三角形帶孔石鏃和帶槽的網墜為特徵。玉器使用發達,有鑿、錛、及腕環和耳飾等。骨角器亦多,以鏃、矛頭、鑿、錐等最為常見。圓山貝塚中曾發現仰身直肢墓葬,證明當時有將死者埋在貝塚中的習俗。在大坌坑遺址的圓山文化層中也發現了木骨草泥為牆、岩石為基的房屋遺跡。
芝山巖文化
僅伋現於臺北市士林區芝山巖遺址。該遺址有兩個文化層。上層為圓山文化,層為芝山巖文化。芝山巖文化層中出土的陶器有罐、缽、碗、豆等各種類型,文飾類別繁多,除了彩繪紋之外,還有捺點紋、圈紋、繩紋、齒狀凹槽紋、方格紋、條紋和劃紋等。石器有打製石斧、石鏟、石鋤、磨製石斧、網墜、凹石、石錛、石鑿、石刀、箭鏃、石杵和玉質飾物。骨角牙器也很多,製做的非常光滑細緻。此外,還發現了木製的器物,包括掘棒、尖狀器、陀螺形器和木槳形器等,編織物,以及碳化的帶穗稻米和大量動物骨骼。
細繩紋陶文化
或稱為「繩紋紅陶文化」,也有學者按各地區的代表遺址稱為「鳳鼻頭文化」、「牛稠子文化」、「牛罵頭文化」或「草鞋墩文化」。這文化廣泛分布於臺灣的沿海地;帶,但是在若干內陸河谷地區也有發現,目前已發現了八十餘遺址,是臺灣各個史前文化中在地域上分布最廣的一支。較具代表性的遺址有臺中縣清水鎮牛罵頭、南投縣草屯鎮草鞋墩、臺南縣仁德鄉牛稠子、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和鵝鑾鼻、花蓮縣壽豐鄉鹽寮、臺東縣東河鄉漁橋和澎湖縣馬公市鎮港等。
這個文化在器物上所表現的一般特徵為:陶器以夾砂和細質的紅陶為主,手製但經慢輪修整。器形以罐形器和缽形器為主:文飾以細繩紋為主,常施於陶器器身的腹部,也有劃紋、方格紋、籃印紋和彩繪紋等。石器以打製和磨製的石鋤、長方形、半月形和靴形的石刀、長安形石錛、石鏃、網墜、凹石和玉質飾物等主要類別。
許多細繩紋陶文化的遺址都出土大量貝類和動物骨骼的遺留,而前述的墾丁和澎湖縣白沙鄉的赤崁遺址出土的陶片上,還發現經鑒定屬於秈稻瞉印痕。鳳鼻頭遺址發現了可能是干闌式長方形房屋的柱洞遺跡。墾丁、鵝鑾鼻和澎湖的鎖港等遺址都發現了墓葬,前面二者的墓葬還有石棺為葬具。
植物園文化 主要分布在臺北盆地和其週緣淡水河中下游一帶,以臺北植物園遺址為代表。有關這個文化的內涵了解得還不多,其陶器以細質、厚壁,褐色或淺渴色罐形器為主,主要飾以方格狀印紋;石器與圓山文化的大體相似,主要器形有斧鑿和錛等,但是打製與磨製的數量相近,有段石錛較厚,肴肩石斧較少。
營埔文化 分布於臺灣中部大肚溪和濁水溪中下游一帶的河邊階地和丘陸上,以臺中縣大肚鄉營埔、南投縣集集鎮洞角和埔里鎮大馬璘等遺址為代表。但9是由於分布的範圍很廣,各遺址間在文化面貌上呈現一些地域性的變異。但一般而言,這個文化的共同特徵仍甚明顯,陶器以灰黑色陶罐和陶缽為主,陶罐有的有蓋、有圈足,也有三足者。文飾種類甚多,有羽狀紋、波浪紋、圓圈紋、貝紋、點刺紋、弦紋和彩繪紋等;石器種類繁多,有石鋤,石錛、石刀、石鏃、石槍、石球和網墜等。營埔文化遺址中所出土與生業有關的直接證據較少,但在營埔遺址出土的陶片上曾發現稻殼的印痕。
大湖文化 主要分布於臺南和高雄一帶,以高雄縣湖內鄉的大湖遺址為代表。這個文化的陶器以灰、紅兩色夾砂陶為主,器形有盆、杯、缽、罐等。圈足和三足偶見,文飾有刻劃紋和繩、蓆、籃和方格紋等。此外,還有相數量的彩陶和黑陶(插圖八)。黑陶中有薄而光亮、外表飾以曲折波浪狀蔑紋者。石器中有石鋤、石鏃、石刀和石錛等,板岩質的石器為數較多。貝塚的普遍和大量使用骨角貝器和裝飾器,也是大湖文化的特色。
卑南文化 分布於臺東平原、花東縱谷和臺東海岸山脈南部以至恆春半島,以臺東市南王里卑南遺址最具代表性。民國六十九年,由於東線鐵路改道、拓寬並設立卑南新站等工程,使得卑南遺址的大量石棺墓葬群暴露出來了。經過臺灣大學考古隊的十多次搶救發掘,獲得了大量的文化遺物和若干建築遺存。遺物包括石棺中的陪葬品和各文化層中的日用品。前者器形大都完整,有陶罐、陶壼、陶杯和陶紡輪等陶器,以及石質或玉質的頭飾、耳飾、頸飾、胸飾和箭頭、矛頭以及鑿器等。後者則多殘破,有陶罐、陶紡輪和陶環,以及石刀、石矛、石鐮、石鏃、石針、石斧、石網墜、凹石和石棒等。
建築遺存包括立石結構、鋪石地面、砌石牆和砌石圈等。 卑南遺址的面積超過三十萬平方公尺,不但是二、三千年前的大聚落,也是目前在臺灣所發現最大的史前聚落。當時這裡的居民,以榖類農業和狩獵採集為主,居屋為石砌長方形,屋外有儲藏結構,聚落內可能有製陶和製玉等工藝的作坊,男女成年時有拔牙的習俗,人死後可能行室內葬,而且社會上可能已有了貧富和社會地位的分級 。
麒麟文化
又稱「巨石文化」,學者們大都認為是臺灣東海岸與卑南文化並存的另一支文化,主要分布於海岸山脈的東邊,北起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南到臺東縣成功鎮的都蘭。其間已發現了十餘處遺址,以成功鎮的麒麟遺址為代表。
麒麟文化的陶器以紅褐色夾砂陶為主,大多素面無紋。石器有打製石鋤和磨製的石鋤、石錛、石鑿、石矛、石刀和網墜等。但是這個文化的主要特色是利用岩塊雕造大型的石造物,包括岩棺、岩壁、單石、石像、石輪、石柱和中孔石盤等。未文薰教授推測,這些巨石和當時人的日常生活並無關聯,而可能與祭祀或其它儀禮有關。
以上所述這些年代在四千多年前至二千多年前之間的地域類型文化的出現和遺址的分布狀況,反映臺灣的人口數目在這個時候已較過去大量增加。因此,不但產生了較大的聚落,而且聚落的分布也逐漸超越了海岸地帶而向內陸河谷擴展,對各種不同自然環境的資源作更廣泛的開採利利用。這一階段居民生活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在他們的生業系統中普遍出現了稻米等榖類作物的栽培和種植;此外,他們的社會形態,逐漸趨於複雜;工藝技術,也較以前有了明顯的進步。
關於這一些文化的來源,因為各個文化在時間和地域上的變異,而呈現相當的複雜性。一般而言,除了可能在大坌坑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之外,有些文化,也可能是從臺灣鄰近地區移入,或是與這些地區的文化交流互動,而受到影響。
《四》邁入鐵器時代
大約在公元紀元前後,臺灣的史前文化生了另外一次重要的變化,那就是鐵製生產工具的製造和使用,將臺灣的歷史逐漸推進到鐵器時代,一直延續到三、四百年前與歷史時代銜接。
就目前資料所知,臺灣的鐵器時代包含了許多地域性的文化,其中較主要的有: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大邱園文化、蔦松文化和靜埔文化;此外,近來在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所發現和發掘的龜山遺址,其文化面貌甚具特色而有異於其它文化。這些文化的人民,有可能即是今日臺灣南島語族某些族群的直接祖先。
(1)十三行文化
主要分布在臺灣北部地區海岸和臺北盆地,以臺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為代表。該遺址因為受到〔八里污水處理廠〕建廠工程的破壞,而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進行了大規模的搶救,出土了大量文化遺物和遺跡,豐富了我們對於這個文化的認識。
十三行文化的陶器,以紅褐色夾砂陶罐、瓶、缽和盆等為主,質地堅硬,大多飾以方格、菱眼;圓圈、刺點、平行線等幾何形花紋,與晚近臺灣北部的凱達格蘭族和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所使用的陶器甚為相似。石器不多,僅有凹石、石鎚、石支腳和石紡輪等生活用具。骨角器主要是裝飾品和矛、鏃和魚鉤等。大多數生產工具和武器可能是以鐵製做。十三行遺址出土的煉鐵遺跡,說明當時的居民已具備了煉鐵的知識和能力。
這個文化的聚落主要是位居海邊和河湖邊,房屋可能是木造干闌式的,居民以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為生,但是捕魚、採貝和狩獵仍然是重要的生活方式。他們也與臺灣島內和島外其它人群,包括漢人,進行交易;交易的物品包括漢人的銅器、銅錢和瓷器,以及金、銀、銅和玻璃飾物等;十三行遺址即出土了唐宋時代的漢人銅碗、銅錢和瓷片。在埋葬的習俗方面,流行側身半屈肢,頭向西南的葬式。
(2)番仔園文化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的海岸一帶,以臺中縣大甲鎮的番仔園遺址為代表,這個文化的陶器以灰黑色的陶罐、陶瓶和陶缽為常見的器形;文飾有方格紋、刺點紋、魚骨紋、波浪狀蔑紋和屈折紋等。石器的類型包括打製石鋤、磨製長方形帶孔石刀、馬鞍形石刀和凹石等,但以礫石片打製石刀為數最多,也最具特色。骨角器有骨鏃、骨錐和尖狀器等。番仔園遺址出土鐵刀,顯示當時已經使用鐵器。有的遺址還發現玻璃和瑪瑙珠。
番仔園文化的遺址中都有貝塚,其中除貝類外,還有鹿、羊、豬、鳥骨和魚骨;顯示補魚、採貝和狩獵是當時居民生活的主要來源。但是為數甚多的打製和磨製石刀,也反映了他們可能有穀類的農業。 番仔園文化遺址中所發現的墓葬,顯示了這個文化的葬俗與十三行文化不同,是以俯身直肢作為主要的葬式,頭多向東,有的還將陶罐覆於死者的頭部。
(3)大邱園文化
是分布在南投縣濁水溪中游河谷一帶,年代在二千年以內的史前文化,以南投縣集集鎮的田寮園遺址為代表。不過對於這個文化的內涵,目前所不多,陶器以紅褐色含粗砂的素面軟陶為特色。石器類型很多,有石鋤、石刀、石錛、石鑿、石矛、石鏃、圓盤形石器和石墜等。在大邱園文化的遺址中還沒有發現鐵器,但是曾發現類似十三行和番仔園文化中所發現的玻璃管珠。
(4)蔦松文化
主要分布於西南部,北到雲嘉、南到高屏的海岸,以及平原和丘陵地帶,以臺南縣永康鄉的蔦松遺址為代表。這個文化的遺址面積一般都很大,而大多包含貝塚。出土的陶器以夾砂紅褐色的素面陶為主,有少數黑陶。器形有罐形器和缽形器。燒製的火候很高。表面抹光或施加紅色陶衣,文飾很少,有劃紋、圈點紋和貝紋等。其它的陶器還有陶罐、陶紡輪、陶支腳、陶網墜、陶珠、和鳥首狀陶製品。蔦松文化的石器甚為稀少,有石鋤、石刀、石錛和凹石等,在若干遺址中甚而完全不見。但是鐵器已經出現。
(5)靜埔文化
主要分布於花東海岸一帶,是當地年代較晚的一支史前文化,但是以往對於這個文化的內涵所知不多。近來在花蓮縣豐濱鄉靜埔遺址,以及臺東縣長濱鄉白桑安遺址和東河鄉馬武窟溪南岸的數個遺址的發掘,增加了我們對於這個文化的認識。
靜埔文化陶器是以紅褐色的夾砂陶為主。所見到的器形有罐、釜、缽、甕、瓶、杯和碟等,大多是素面無紋,有的罐、壺、甕、瓶和杯的器體上還帶有提鈕或把手。石器的數量和類別非常稀少,只有石鋤、石錛、石杵、和石錘等。此外,還有鐵器、青銅器、玻璃器、瓷器和帶釉陶器等。在白桑安遺址所發現的墓葬中有非常豐富的隨葬品,包括青銅項飾、銅鈴、金飾、玻璃器、琉璃品、瑪瑙器和鐵器。
依據出土遺物的形制和年代,有的考古學家認為,靜埔文化是屬於目前還居住在花東地區阿美族祖先的遺留,其下限年代可能延續得相當晚近。他們的生活中可能已經有了相當進步的農業,但是仍然有漁撈、狩獵和採集等生業活動。
(6)龜山文化(?)
目前僅見於屏東龜山遺址,出土遺物有陶片、陶紡輪、陶環、陶偶、打製石鋤、磨製石斧、貝刮器、骨尖器、骨料、獸骨和貝殼等,以及鐵器和帶釉硬陶。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陶器的風格與其它同時期的文化有著相當明顯的差異。例如陶器上的若干紋樣如壓印帶狀人形紋和j形紋都不見於台灣其它遺址,而在陶器中佔有一定數量的敞口收頸圈足黑陶碗,也很獨特。由於這些器物的組合僅發現於個別的遺址,能否構成一個單獨的考古學文化,還有待進一部探索。 上述這些鐵器時代文化居民的生活,基本上與前一階段類似,不過由於生產工具已逐漸由石器轉變到鐵器,很有可能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效率。此外,從這一階段遺址中所出土的一些貿易品,包括玻璃和瑪瑙裝飾品、青銅器、金銀器、中國銅錢和瓷器等等,顯示這個時候不只是臺灣島內區域之間交易來往的頻繁,更值得注意的是臺灣的史前文化已經開始和漢文化有了接觸往來,逐漸走向被強勢文化同化進而消亡之路。
五.《早期漢人的拓殖》
明朝末年以後,大量漢人來到臺灣,並且帶來了漢文化,已是研究臺灣史學者的共識。但是漢人何時開始經營和拓殖臺灣?則還是一個爭論未決的問題。
歷來學者對於這個問題的研究,主要是從中國早期文獻史料中,蒐尋有關臺灣的記載來加以考證,不過所得甚為有限,以致長久以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近年來,筆者在澎湖群島所作的考古,已經在這個問題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澎湖群島的考古工作共發現了三十九處屬於早期漢文化的遺址,分布在澎湖各主要島嶼上,較主要的遺址有白沙島的通梁B、後寮、岐頭和蒔板頭山A、西嶼的內垵C、中屯嶼的中屯A和C,以及澎湖島的沙港B和中西A等,其中以蒔板頭山A最具代表性。這些遺址所出土的文化遺物,主要有唐、宋時期的中國陶瓷片,包括碗、杯、盤、壼、瓶、罐等日用食器、盛器、和炊器,以及磚、瓦和陶網墜等。另外,也出土鐵器、石器、玻璃飾物和銅錢等。自然遺物則有貝殼、魚骨、獸骨和禽骨。
透過對這些考古資料所作的研究,使我們對漢人早期的拓殖澎湖有了新的認識:
(1)年代
根據器物形制的比較分析,層位證據,和一系列放射性碳素十四測定年代,可以將澎湖群島早漢文化的上限年代大致定在公元第十世紀,相當於唐朝晚年。這說明了漢人開始拓殖澎湖的年代最遲不晚過北宋,而極可能在晚唐或唐宋之間。
(2)生業
從若干遺址的層位和文化內容顯示,在南宋以前,澎湖漢人的生業是以捕魚和採貝作為主要旳食物來源,而到了南宋以後,雖然魚、貝類仍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但也開始飼養家畜和家禽,並可能種植農作物,已經和晚近澎湖漁村的生活類似。
(3)聚落
文化遺址的類型和分布顯示,澎湖早期漢人的聚落形態有著時間性的變化,即最早在澎湖群島上出現的漢人聚落,可能只是臨時性Z的漁寮,而大約到了南宋時代,才逐漸形成了定居的聚落。
(4)交易
澎湖年代較早的漢文化遺址或文化層中所出土的遺物,主要是簡單的食器和盛器,很可能只是個人或漁船上所使用的器物。而南宋以後的遺址或文化層中所山土的遺物,數量多,類別也多,包括飲食、裝盛、炊煮、建築、漁撈和生產等各種用品和工具:大多非澎湖當地的產品,而是自大陸沿海輸入的。這反映了南宋以後澎湖與大陸交易頻繁的情形。 上述各種資料和證據顯示,漢人開拓澎湖的最早年代,應當不晚過北宋,很可能是在唐末或唐宋之間。其時,來自大陸東南沿海的漁民,把澎湖當作一個臨時性的漁業基地或休憩地;大約到了南宋時才開始有漢人定居,他們以捕魚、採貝、畜養和耕種為主,並且和大陸沿海交易。 至於在唐宋時是否也有漢人來到臺灣本島拓殖呢?雖然刪面已經提到,在鐵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唐宋時代漢人的遺物,說明當時可能已經有漢人到達臺灣,並和當地的土著進行交易。但是臺灣是否和澎湖一樣,在南宋時已經有了漢人的聚落,目前還沒有發現考古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