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灣考古簡史


有關臺灣地下出土遺物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明鄭時代。《諸羅縣誌》卷十二《外記》:

「艽鄭氏時,目加溜灣開井,得瓦瓶。試者云是唐宋以前古窯。惜其物不傳。亦不知此瓶瘞自何時,未開闢之先又可得有此瓶而瘞之也。」

但是以現代考古學的方法來研究地下出土資料的,則是始於日本據臺後的第二年。一八九六年,一位日本國語學校的教師栗野傳之丞,在臺北市郊的芝山巖發現了一件石器。次年,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和宮村榮一, 也在臺北市的圓山,發現了一處含有石器、骨器和陶器的貝塚。這兩個發現,使得人們開始注意到,臺灣在遠石的時代,可能已經有人類居住。

此後,有關史前時代人類的遺址,在臺灣各地不斷地被發現,吸引了許多的日本學者投入臺灣考古學的研究,包括鳥居龍藏、田中正太郎、森丑之助和鹿野忠雄等。 到了一九二九年,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的前身(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開始設立,一些考古家為了收集資料,在臺灣各地又發現了許多重要的史前遺址,並且展開了考古發掘工作。現在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的墾丁遺址,就是當時所發掘的遺址之一;一九三一和一九三二年移川子之藏、宮原敦和宮本延人前後在這裡進行了三次發掘,獲得了三十多具石棺葬和大量陶器、石器、骨貝器和動物的骨骸等,這也是全臺灣第一處經過正式考古發掘的遺址。

此後,以迄臺灣光復初期,以國分宜為首的日本學者繼續在臺灣各地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獲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當時他們所關心的主要問題,便是有關臺灣史前人類和文化所屬的系統以及它們的來源。一九四三年鹿野忠雄所發表的《臺灣先史時代之文化層》一文,可以說是日據時代臺灣考古成果的總結。在這篇文章中,鹿野忠雄根據在臺灣所發現史前遺物和遺址的形制學以及地理分布的研究,提出臺灣的史前文化是由繩紋綯、網紋陶、黑陶、有段石斧、原東山、巨石和菲律賓鐵器等七個文化層所構成的看法。他並推論:臺灣史前文化的基底是中國大陸的文化,而上述的繩紋陶、網紋陶、黑陶、和有段石斧等文化層即代表中國大陸文化曾數度傳到臺灣;而後,臺灣又受到中南半島混有青銅器、鐵器等之金石併用文化的影響;最後,從菲律賓傳入了鐵器文化。

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以後,日本考古學者逐漸離開了臺灣,而在大陸上以發掘安陽殷代都城遺址聞名的一批考古學者,包括李濟、董作賓、石璋如和高去尋等,卻於此時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遷來臺灣。他們的到來,使得因為日人撤離而瀕臨中斷的臺灣考古重新獲得了生機,對爾後這門學問的存在和成長,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民國三十八年,當時擔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的李濟先生,即首先擘劃在臺灣大學內設立考古人類學系(現改稱人類學系),一方面接管前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的遺產,另一方面培養自己考古學和人類學人才。

該系成立後的臺灣考古工作,主要是由石璋如先生所領導的。石先生除了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擔任研究工作外,也在臺大教授田野考古方面的課程,並帶領學生在臺灣各地進行考古工作,從民國三十八年底開始,短短數年間,便走遍了全省各地,先後調查和發掘了許多重要的遺址,包括臺北附近的圓山、狗蹄山、十三行、桃園的尖山、新竹的紅毛港、曲栗的新港;臺中的營埔、鐵砧山、南投的大馬璘和洞角,臺南的六甲頂和三分子,高雄的半屏山,屏東的墾丁和瑪家舊社,臺東的卑南,以及花蓮的平林和花岡山等。

這些考考工作的主要貢獻之一,是在於從臺北圓山和臺中水尾溪畔的若干遺址的地層中,首先發現並確認了文化堆積的層次,並因而給臺灣北部和中部地區的史前文化層序提供可資比對的標尺。這些地區性文化層序的確立,無疑給整個臺灣史前文化的年代學,建立了良好基礎。除此之外,這些考古工作的另一項成就,是訓練了幾位年輕的考古學者,其中包括了今日已經知名國際的考古學者未文薰和張光直。

民國五十二年至五十四年,未文薰和張光直兩位先生分別代表臺灣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合作進行了一個臺灣史前史的研究計畫,其目的,是要在臺灣各個地區,選擇若干遺址進行發掘,以獲取更多有關臺灣史前文化的資料。

除了考古工作之外,這個斗畫也以科際合作的方式,邀集了一些包括地質、土壤、物理和植物等方面的自然科學家參加研究,以充分揭露考古遺址所能提供的資訊。在當時,這是臺灣考古學上規模空前的研究計畫,其結困不但給臺灣史前文化的內涵、年代、和類緣關係等增加了許多重要的新資料,並且也把若干西方先進的考古學研究概念和科學方法引入了臺灣,如聚落形態、放射性碳素年代分析、花粉分析、和陶器質地分析等。

民國五十年代,臺灣考古的另一項重要的成就,是首次發現了「先陶文化」,證明了臺灣早在更新世的時候就已經有人類住居,把臺灣的人類歷史推早到一萬年以上,是傳統靠書本研究臺灣歷史的人所難以想像的。到了民國六十年代,臺灣考古學的研究又有了新的進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濁大計畫」的進行。「濁大計畫」的全名是「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自然史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這是由張光宜先生主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和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資助,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共同合作的研究計畫;其目標是要應用科際綜合研究的方法,在自然環境種類繁多、資源豐富,而古今文化頗為複雜的濁水和大肚兩溪流域進行古、今人地關係的研究。(插圖五)在此一目標下,參與這個研究計畫的學科達七個之多,包含、民族、地質、地形、土壤、動物和植物。

「濁大計畫」自民國六十一年起,前後共進行了四年,對於臺灣考古學的主要貢獻,除了為濁、大流域史前文化的年代學和若干文化史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新資料之外,它最重要的意義是在於,首次很具體地將科際合作和生態研究皂概念帶進了臺灣考古學當中,增加了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此外,這個研究計書也引進了更多的年輕考古學者從事臺灣考古學的研究,成為日後臺灣考古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臺灣的考古學家一方面努力地在全臺灣各地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一方面藉助先進的技術和方法,試圖更深人地了解臺灣古代住民的歷史和文化。此外,最近社會上許多與環境保護和文化資產保存有關的工作需求,也迫使考古學家走出了研究的象牙塔,在環境影響評估、考古遺址搶救、國家公園史蹟調查、和社會文化教育等活動中,貢獻他們的知識,直接服務社會。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