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灣需考古


一般人總以為臺灣地方小,歷史又短,比起許多古明古國來說,根本無需考古,也無古可考。其實,這是一個不正確的看法。臺灣不但需要考古,而且有考不完的古。下面先讓我們看看為什麼臺灣要考古。

臺灣的面積雖然只有三萬五什餘平方公里,但是自然環境卻相當複雜,包含了高山、火山、山麓丘陸、切割臺地。盆地、平原、隆起珊瑚礁、海岸、火山島、和沿海沙洲等各種地形。在臺灣本島,一百公尺以上的山地,約佔全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其中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峰,竟有四十八座之多。這對於長三八○公里,寬僅一四○公里的小島而言,是相當特殊的。由於地形的陡峻,台灣的氣候上自高山下自海岸包含了寒帶、溫帶以及亞熱帶和熱帶的變化。與此相應的,也就產生了苔原、針葉林、闊葉林和熱帶雨林等分布於不同高度的植被。

和它的自然環境一樣,台灣的住民歷史也相當複雜。我們知道,目前臺灣的住民中,除了佔大多數的漢人之外,還有為數三十餘說南島語(Austronesian languages)的原住民。依分布地區及所受的漢化程度,他們曾被大致分為兩個大的類別。其一是高山族,包括泰雅、賽夏、布農、鄒、排灣、魯凱、卑南、阿美和雅美等九個族群,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東部的縱谷、海岸和蘭嶼一帶,多少仍保有他們個自的文化特徵。其二是不埔族,包括雷朗、凱達格蘭、噶馬蘭、道卡斯、巴宰海、邵、巴布薩、巴布拉、和安雅及西拉雅等十族,主要是居住在北部海岸和西部平原一帶,晚近大都已經漢化。

這些原住民的祖先在漢人來到之前,可能已經在臺灣居住了很長久的時間;不過,由於他們沒有書寫的文字,沒能留下任何歷史文獻,我們今日無法從他們自己的文獻史料中去解讀他們的歷史。雖然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唐宋以前的若干文獻記載,如《尚書.禹貢》中的「島夷」、《史記.秦始皇本記》中的「瀛洲」、《前漢書.地理志》中的「東鯷」、《三國志.孫權傳》中的「夷州」和《隋書.東夷傳》中的「流求」都是當時人對臺灣的稱呼,而可以證明中國人早在二、三千年以前,已經知道東南海外的臺灣;但是,由於些文獻年代久遠,其內容又闕疑甚多難以考證;因此實不足以了解臺灣古代族群的歷史。

大約十七世紀開始,有關臺灣的文獻才逐漸增多。一六二四年,荷蘭人為尋求其在中國通商的根據地,信據了臺灣西南海岸一些地區。一六二六年,西班牙人也以同樣的目的進佔了臺灣北部基隆、淡水一帶的海岸,建築城堡,設立教當。但是不久就被荷蘭人驅逐。一六六二年,鄭成功自澎湖率兵驅逐荷蘭人取得臺灣,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一六八三年清朝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師渡海,擊潰了鄭氏的功業,而將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的版圖。此後,漢民大量來臺進行農業開墾,加速了臺灣的開發。到了十九世紀中葉,除了中央山脈,臺灣各地都已大致開發完成。一八九五年,中日甲什戰爭,清廷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人把台灣作為發展工商的殖民地,統治了五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才將之歸還給中國

所以,臺灣真正有文獻可稽的歷史,大約只有四百年。而其中記載的,主要是荷蘭人、西班牙、中國人和日本人這四個族群在臺灣的活動歷程。對於更早的臺灣歷史以及臺灣古代居民的文化和生活狀況,則難以從這些文獻史料中察考,而必須透過考古的研究,發掘考古遺址中所埋藏的史料,來加以探討。

除此之外,由於台灣位於亞洲大陸的東南沿海,是遠古人群和文化由大陸向海洋移動的跳板之一;因此,台灣的考古資料除了可以提供台灣本身歷史的資料之外,對於太平洋和東南亞海島地區人類文化和歷史源流的瞭解,亦具有特殊的意義。再者,台灣的自然環境極為複雜,在很小的範圍內,即具有多樣性的地形、氣候和生物區帶,是研究人類生態適應及其變異的良好的實驗室;台灣考古對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中的古代文化加以研究,對於人類和環境之間變異關係的認識和了解,無疑可以提供其特有的訊息和啟示。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