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成立時間:81.3.12 ※ 面積:滿潮19.13公頃,低潮30.87公頃 ※ 地方主管單位:澎湖縣政府 ※ 地理位置:澎湖縣錠鉤嶼、雞善嶼及小白沙嶼等島嶼 ※ 主要保育對象:維護特殊玄武岩地景 |
澎湖群島由大小六十四個島嶼組成,大部分是由玄武岩質熔岩流 疊置覆蓋而成「方山」外形的島嶼。所謂方山,是指頂面平坦而四周有 陡峭岩壁圍繞的台地地形。澎湖群島各島嶼平均海拔都在二十餘公尺至 五十公尺左右。臺灣北部的大屯火山群成因於比較激烈的火山噴發作用, 而澎湖群島的火山噴發作用就和緩平靜許多,乃是岩漿由海底裂隙漫流 出海面所造成,其火山活動的年代主要在八百至一千六百萬年前之間。 這些玄武岩質熔岩流噴發後,由於快速的冷卻凝固,造成急劇收縮 (熱脹 冷縮),一個個收縮中心間由於張力產生多角形的裂隙圖形,最理想的狀 況下呈現六角形裂隙,並向內部延伸發展為柱狀節理,這便是柱狀玄武 岩形成的原因。 澎湖柱狀玄武岩方山地景的特色主要為柱狀節理、板狀節理、以及黝黑 的裸露岩体,並且幾乎都出現在海崖上。雞善嶼由大小雞善兩座島嶼組成。 漲潮時海水隔離成兩小島;退潮時,兩島嶼間露出海蝕平台相連,可以步 行通過。雞善嶼原為陸軍靶場,島上有靶筒數座,並可見散地的彈砲碎片, 目前因公告為保留區已停止射擊活動。小白沙嶼因該島西南方有大片白沙 灘而得名,島的東部及南部都有優美而呈曲線形的柱狀玄武岩。由島的西 南方海上眺望本島,狀似伏於海中的黑貓,所以當地漁民別以「貓嶼」稱 呼。錠鉤嶼位於雞善嶼東南方約一公里處,原為方山地形,後來受到海水 侵蝕切割成數塊毗連的岩柱,狀似桂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