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貓嶼野生動物保護區




 ◎基本資料
 ※成立時間:80年5月24日
 ※面積:10.02公頃
 ※地方主管單位:澎湖縣政府
 ※地理位置:澎湖縣望安鄉
 ※主要保育對象:保護海鳥及其棲地環境
◎成立緣起
   澎湖群島受自然環境限制,與大陸地區相隔,面積狹小,且土壤貧脊,故陸棲性野生動物稀
少,但海洋資源豐富,無人島及礁岩性小島眾多,提供海鳥優良的棲息與繁殖環境。位於望安鄉
境內的大、小貓嶼,總面積約十公頃,皆為懸崖峭壁,人跡罕至,仍維持自然風貌,因此成為燕
鷗的最佳棲所。

   目前島上無人居住,但因近年來前往貓嶼觀光的遊客日益增加,加上漁民經常至島上撿拾鳥
蛋,都會造成島上生態環境和鳥類資源的破壞,為維護貓嶼稀有的海鳥資源,因此政府於民國八
十年時將大、小貓嶼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這是台灣地區的第一個野生動物保
護區。
 ◎自然環境
  大、小貓嶼位於澎湖望安島西南方約16公
 里處,是由玄武岩構成的島嶼,因形狀有如
 大小兩隻貓趴在海上而得名。大貓嶼高約70
 公尺,為澎湖群島的最高處,四面為陡立的
 懸崖,攀登不易,只有東側有一海蝕平台,
 可供賞鳥者登陸。小貓嶼位於大貓嶼東方,
 退潮時兩者間有一寬約10公尺的海溝相隔,
 高約50公尺,四周崖壁陡峭,無法攀爬。
       
   貓嶼除少數為草地外,皆為裸露的玄武岩塊。而貓嶼周圍岩礁散佈,海流湍急,且夏季受黑
潮支流,冬季受大陸沿岸?流影響,成為海洋迴游生物棲息產卵場所,因此附近海域的漁業資源
豐富,可以充份供應海鳥的食物需求。
 ◎動物資源
   貓嶼棲息的鳥類種類不多,但數量頗多。根
 據調查記錄共有十六科二十六種,其中以玄燕
 鷗與白眉燕鷗的數量最多,約佔總數的99%。
 而玄燕鷗、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岩鷺
 等五種鳥類在島上繁殖,其餘多為過境候鳥,
 包含大水薙鳥、軍艦鳥及白腹鰹鳥等稀有鳥類
 ,其中玄燕鷗、白眉燕鷗、小燕鷗、蒼燕鷗四
 種屬於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鳥種。每年三月至九
 月為鳥類的繁殖季,繁殖高峰期全島的鳥類數
 量可達四千至一萬隻,鳥類的種類及數量皆遠
 高於澎湖的其他島嶼,亦為台灣地區各離島所
 罕見。

[臺灣的自然保護區系統]

[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 |自然保留區 |野生動物保護區]


資料來源
臺灣大學動物學系生態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