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佛教文物陳列館

參觀時間 週一至週六,每日上午八時半至下午五時半,例假日上午八時至下午五時,全年開放。
門  票 全票三十元,半票(軍警、學生)二十元,團體另有優待。
地  址 高雄縣大樹鄉興田村興田路一五三號。
交  通 從高雄市到佛光山大約四十分鐘的車程,在火車站前的中山路有直達佛光山的民生號班車及高雄客運可搭。
電  話 (○七)六五六一九二八ぜ六四○三。

  佛教自創始以來,已歷二千多年,由於教義奧妙,說法無分等次,復秉慈悲之胸懷,引人向善之正途,故傳播至為迅速。中國文化自東漢以來受其薰陶既深且遠,舉凡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生活習慣等莫不深受其影響,其深入人心可見一般。由於佛教信仰溶入中國社會的層面廣大,許多久遠的佛教文物,並未如佛像與經典般受到尊重保存,散失湮沒者不可勝數。及今佛門有心人士,亡羊補牢,期使釋迦功德為後人永久追思而效行,佛光山文物館因此而誕生。


一、籌建經過


  該館創立於民國七十二年元月,為秉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佛法人間化,義理生活化」的弘法理念而設立,藏品來源為該山幾位法師三十幾年來於世界各地弘法所攜回,亦有部份為虔誠信徒所捐贈。目的乃欲藉古今佛教文物之陳列,使佛教與大眾結緣;以經典法器之展示,具體呈現佛教之義理,並用以實現上宏下化之悲願,兼收弘揚歷史文化之功效。


二、展示內容


  該館所展示文物皆為與佛教關係密切者,或在歷史的回顧,或在義理之闡揚,或在文物之追思等等不一而足。現根據參觀動線舉例介紹如下:在萬佛殿,我們可以觀賞各類的佛雕精品,如魚籃觀音、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彌勒三尊、善財童子等,神情儀態莫不表現悲憫淑世的胸懷。除了優美的藝術造形外,有些尚具有歷史價值,如,為數不少的明代菩薩雕刻,此外,也藏有一尊韓國新羅時代的菩薩銅像,法相莊嚴,風格頗具時代之特徵。其次,當我們依序進入華藏世界時,少有人不被其巧妙的設計所感動,屋裡除了佛像設置外,四週牆面覆以無數角度的鏡片,構成一幅層層無盡,圓融無礙的華藏世界面貌,亦幻亦真,這是星雲大師的設計,頗有新創意。接下來便要上佛教史的課程,從秩序井然的圖表上,我們可以輕易看出以語言為地區劃分的佛教文化三大系統。其他項目如佛陀成道、一次結集、印度法難、佛教東佈、中國法難、八宗傳承,莫不精析縷解,使人一目了然。其次再欣賞字畫館和密教展,字畫館陳列的都是中國、日本等地的古代佛教名畫複製品,使人欣賞之餘復嘆其技法之精妙。而密教展則以密宗佛教實物陳列展出,如念珠、犍錐、毫芒牙雕、鈴、敦煌石窟拓片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密教生活之一般。最後便是臘像的陳列,每個區域用以表現一個故事主題,內容無非激勵世人向佛求法的心志,如梁皇寶懺、慧可求法、文成公主、佛印禪師與蘇東坡、鳥巢禪師與白居易、鳩羅摩什、太虛大師等,皆為耳熟能詳的感人歷史故事。


三、場地配置


  該館佔地八百多坪,除了辦公室、庫房外,分為入口簡介處、法像館、華藏世界、佛教二千五百年、佛教徒的流佈、亞洲地區佛教徒遺跡分佈圖、中國佛教名剎分佈圖、亞洲地區佛教徒與傳播路線圖、字畫館、舍利殿、法物館、佛光畫廊、佛教民俗館、五大名山道場、佛教古今記事、佛光山的現在與未來、特展區、休息室等幾個主要參觀區域。


四、推廣活動


  除了提供場地予信徒舉辦各項佛教文物展覽活動外,也提供場地或邀請畫家與書法家等前來參展,以達推廣佛教文化之目的。特展室則不定期更換展品,並配合佛教重要節慶而展出。另該館計劃在路口設置閉路電視,定時放映影片作介紹。


五、服務項目


  該館為使遊客能作學術研究或朝山留念,允許拍照,另館內備有輪椅,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


六、導覽申請


  該館經常接待國內外香團或貴賓,並為之導覽解說;機關團體如事先申請聯絡者,亦提供導覽服務。


七、出售品內容


  該館入口處有一服務處兼販賣部,為遊客提供佛經、佛像、佛珠、明信片等紀念品,參觀者可隨意選購留念。


八、附近名勝


  南臺灣的風光本旖旎多樣,從高雄到佛光山順路下來更富天然景觀及諸多遊樂場地,譬如旗山的三桃山、中山公園、旗美褒忠義民廟、美濃的黃蝶翠谷、六龜的荖濃溪畔營地、那腹溪瀑布等地。一趟佛光山之旅不但可滌盡您身心的疲勞,更可豐富你的人生境界。

[回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