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

臺中市文教基金會民俗公園

參觀時間 週二至週五,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週末及例假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十七時,週一休館(逢國定假日不休館)
門票 全票五十元,半票二十元,兒童票十元。
地址 台中市旅順路二段七十三號 。
交通 台中客運公車:三一、三六。 仁友公車:一○五。
電話 (○四)二三七一三一○


一、籌建經過


  民國七十年,當時在臺中市長林柏榕先生及地方仕紳、文化界人士等大力推動,並獲得文英基金會已故 何永老先生捐助建築經費,臺中扶輪社捐獻大量民俗文物,乃發起籌建民俗公園之議,於民國七十三年七月興建,民國七十九年元宵節開館。


二、展示內容


  1. 民俗館:傳統四合院建築的民俗館,陳設晚清民初閩南人家的家居生活,是昔日生活方式的代表,正廳為祭祖神位,流露出慎終追遠的民族情懷;兩側分別為臥房、書房,古意的紅眠床、梳妝台、原木桌椅各具特色,掛滿字畫的書房也散發出一股書香;另外在廚房中,擺置各式木桌、木櫃、簑衣、古灶,呈現農村生活的風貌。

  2. 台灣民俗文物館:在四合院的地下室為文物陳列室,包括扶輪社設「台灣民俗文物館」的文物、市立文化中心收藏的文物、以及民間捐贈的文物,內含各式農具,以及先民在食、衣、住、行各方面所使用的器具,和山地各族的衣飾。另以蠟像表現先民生活型態,有打鐵的鐵匠、香舖、算命的,表情惟妙惟肖。

  3. 民藝館:民藝館為傳統閩式建築,三面的迴廊屋宇聚集著各個民間藝人,他們在此展示各項民俗手工藝製作,舉凡刺繡、草編、竹藤、文房筆硯、布袋戲偶、吹糖、蒸籠、油紙傘等盡入眼簾。隨著悠揚的樂曲登上樓,古色古香的茶藝館,正是休閒品茗場所,一壺茗茶在手,彷彿又回到舊時的悠悠歲月,極目四眺但見燕尾屋脊、古樸甕牆,好一幅寧靜世界。

      民藝館中間設有茶藝樓,提供市民休閒品茗場所,並表現茶道精神,周圍八間房舍為民俗手工藝製作展示及販售場所,還有一座動態表演的戲台,民藝華會的古式婚禮、大鼓民俗樂、南北管等,都曾經在此演出,造成轟動。

  4. 民俗技藝廣場:在廣場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戲台,是延續地方戲曲表演的舞台,適合布袋戲、南北館、講古、相聲、民謠等。舞台前廣場,專門提供節慶時舉辦民間才藝表演、各項雜耍、舞龍、舞獅、打陀螺、踢毽子、扯鈴、燈謎等活動。


三、場地配置


  臺中市民俗公園是全省第一座民俗公園,於民國七十九年正式開館營運,其興建宗旨為提供民眾假日優雅休閒去處及發揮社教功能。公園內設有:

  1. 民俗館:建築為四合院房舍,內部陳設是晚清民初閩南中上人家的家居生活,地下室台灣民俗文物館,以典藏先民遺物,並不定期展示各項先民文物,是一緬懷往昔民俗風情的場所。

  2. 民藝館:中間設有茶藝館,周圍八間房舍為民俗手工藝製作展售場所,還有一座動態表演的戲台,以發揚本土民俗技藝傳承功能。

  3. 民俗技藝廣場:經常舉辦雜耍、舞龍、舞獅、打陀螺等民俗藝陣活動,以喚起民眾對鄉土文化的參與。

  4. 景觀庭園:中國式古典庭園,有荷花池、涼亭、圓門、拱橋、迴廊等景觀以提功民眾優雅休閒去處。


四、推廣活動


  該園除了靜態的展示外,並配合民間習俗節慶,策劃舉辦民俗系列的動態活動,讓漸趨式微的民俗技藝與傳統的文化活動,再呈現在民眾的眼前,同時做好民俗文化的保存與傳承工作。該園並利用例假日舉辦的親子童玩研習活動,來喚起在電動玩具下成長的兒童,能對我國以前兒童生活及遊戲方式有更清晰的體認,進而端正社會風氣,提昇本土文化藝術。


五、導覽申請


  欲來園參觀之團體,可來函或電話申請,該園將會派員帶領參觀,並作文物說明。

[回上層]